• 分类目录: 200 个;
  • 标签: 10638 个;
  • 资讯: 15069 篇;(待审:221 篇);
  • 网站: 12813 个 (待审:4425个);
  • 评论: 8 个 (待审:1 个) ;
  • 今日审核: 0 个 (待审:1 个) ;

硬盘装 Linux:新手避坑指南 + 分步实操

时间:2025-10-11 15:05:02 栏目:站长资讯

硬盘装 Linux:新手避坑指南 + 分步实操

硬盘装 Linux:新手避坑指南 + 分步实操

刚接触 Linux 的朋友,是不是总被装机问题难住?要么启动盘制作失败,要么分区后系统无法引导,折腾大半天还得重来。其实我当初也踩过这些坑,2023 年帮团队部署测试服务器时,因为没选对分区方案,导致数据丢失,最后花了 3 小时才恢复。今天就用通俗的语言,带你搞定硬盘安装 Linux 这件事,不管是新手入门还是同行参考,都能直接照着做。

为什么优先选硬盘装 Linux3 个核心价值

可能有人会问,现在虚拟机这么方便,为啥还要折腾硬盘安装?其实这背后有 3 个关键原因。首先是性能差异,虚拟机运行 Linux 会占用宿主系统资源,而硬盘安装能让系统全速运转。根据 Linux 中国 2024 年发布的测试数据,同配置下硬盘安装的 Linux 启动速度比虚拟机快 42%,软件响应延迟降低 35%(来源:Linux 中国《2024 年桌面 Linux 性能白皮书》)。

其次是稳定性需求,像我之前维护开发环境时,虚拟机偶尔会出现文件权限冲突,而硬盘安装的系统连续运行 6 个月都没出过崩溃问题。最后是实操必要性,很多服务器部署场景必须用硬盘安装,总不能让生产环境依赖虚拟机吧?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只是临时测试简单命令,虚拟机确实更省时,这一点要根据实际需求判断。

硬盘装 Linux 前必做:准备工作清单

在动手安装前,有 4 件事必须提前做好,少一步都可能出问题。首先是硬件兼容性检查,打开 Linux 官方硬件列表,对照自己的硬盘接口(SATA 还是 NVMe)、主板型号,确认是否有驱动支持。我去年帮同事装机时,没查兼容性就用了老款无线网卡,结果系统装好后没法联网,最后只能额外买适配的网卡。

然后是工具准备,需要一个 8GB 以上的 U 盘做启动盘,推荐用 Rufus 软件制作,它对 Linux 镜像的支持更稳定。这里要提醒大家,制作启动盘前一定要备份 U 盘中的数据,因为制作过程会格式化 U 盘。另外,还要下载对应的 Linux 镜像文件,比如 UbuntuCentOS,新手建议选 Ubuntu,界面更友好,社区教程也多。

最后是数据备份,不管是单独硬盘安装还是双系统,都要备份重要文件。有趣的是,我见过不少人觉得 只装 Linux,不用备份,结果分区时误删了其他硬盘的文件,后悔都来不及。建议用移动硬盘或云盘备份,确保数据万无一失。

硬盘装 Linux:新手避坑指南 + 分步实操

5 步完成硬盘安装 Linux:从分区到启动

这部分是核心,每一步都有具体操作和我的实操经验,照着做就能成功。

步骤 1:制作 Linux 启动盘

打开 Rufus 软件,先选择 U 盘,再点击 选择按钮导入 Linux 镜像。这里要注意,分区类型选 GPT,目标系统类型选 UEFI,这是目前主流的配置,能避免启动问题。我之前试过选 MBR 分区,结果电脑无法识别启动盘,后来改成 GPT 才解决。设置好后点击 开始,等待 5-10 分钟,启动盘就制作完成了。

步骤 2:进入 BIOS 设置启动项

重启电脑,在开机画面出现时按对应的快捷键进入 BIOS,不同品牌的电脑快捷键不同,比如联想是 F2,戴尔是 F12。进入 BIOS 后,找到 “Boot” 选项,把 U 盘设置为第一启动项。这里有个小技巧,设置完后可以按 F10 保存退出,电脑会自动从 U 盘启动。我第一次进 BIOS 时,找不到启动项设置,后来查了主板说明书才找到,新手遇到问题可以多查官方文档。

步骤 3:选择安装模式

U 盘启动后,会进入 Linux 安装界面,选择 “Install Ubuntu”(以 Ubuntu 为例)。这里要注意,如果你是单独硬盘安装,选择 清除整个磁盘并安装 Ubuntu”;如果是双系统,要选择 其他选项手动分区。反直觉的是,很多新手觉得自动分区更简单,但其实手动分区能更好地管理磁盘空间,避免后续麻烦。

步骤 4:手动分区方案(关键)

手动分区需要设置 4 个分区,具体方案如下表:

 

分区类型

大小

挂载点

用途

EFI 分区

512MB

/boot/efi

启动引导

交换分区

内存 2

swap

虚拟内存

根分区

50GB 以上

/

系统文件

-home 分区

剩余空间

/home

用户数据

2024 年帮公司装服务器时,给根分区只分了 20GB,结果后来安装软件时空间不够,只能重新分区。所以建议根分区至少分 50GB,如果你常用大型软件,可以分 100GB 以上。另外,交换分区设置为内存的 2 倍,比如 16GB 内存就分 32GB 交换分区,能提升系统运行稳定性。

步骤 5:完成安装并验证

分区设置好后,选择时区、键盘布局,创建用户账号,然后点击 继续,系统就开始安装了,这个过程大概需要 20-30 分钟。安装完成后重启电脑,拔掉 U 盘,看看系统能否正常启动。如果能进入 Linux 桌面,就说明安装成功了。可以打开终端输入 “uname -r” 命令,查看系统内核版本,确认安装无误。

常见误区与解决办法:3 个新手必避的坑

即使按照步骤操作,也可能遇到问题,这些是我总结的常见误区和解决办法。

? 注意:误区 1:分区时没设置 EFI 分区,导致系统无法启动。解决办法:重新进入安装界面,手动创建 EFI 分区,大小 512MB,格式选 FAT32,挂载点设为 /boot/efi。我之前帮朋友装机时,他跳过了 EFI 分区,结果电脑启动时显示 “no bootable device”,后来补充 EFI 分区才解决。

? 注意:误区 2:启动盘制作时选错镜像文件,导致安装崩溃。解决办法:从 Linux 官方网站下载镜像,并用 MD5 校验工具验证文件完整性。之前有个同事用了第三方网站的镜像,安装到一半就报错,最后换了官方镜像才成功。

? 注意:误区 3:双系统安装时误删 Windows 分区。解决办法:分区前用磁盘管理工具查看分区情况,标记出 Windows 分区,安装时不要动这些分区。我见过有人把 Windows C 盘当成空闲分区删除,最后只能重装 Windows,所以分区前一定要仔细核对。

硬盘安装 Linux 实操检查清单

1. 已确认硬盘接口(SATA/NVMe)与 Linux 兼容

2. 已备份 U 盘中的所有数据

3. 已下载官方 Linux 镜像并校验 MD5

4. 已备份电脑中的重要文件

5. 已制作 GPT 分区类型的 UEFI 启动盘

6. 已在 BIOS 中关闭 Secure Boot(部分电脑需要)

7. 手动分区时已创建 EFI 分区、swap 分区、/ 分区和 /home 分区

8. 安装完成后已验证系统能正常启动

9. 已测试网络、声卡、显卡等硬件是否正常工作

10. 已记录系统管理员账号和密码

其实硬盘安装 Linux 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要按照步骤操作,避开常见误区,新手也能一次成功。我第一次装机时花了 2 小时,现在熟练后半小时就能搞定。如果你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尽量帮大家解答。赶紧拿起 U 盘,动手试试吧!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