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目录: 200 个;
  • 标签: 10638 个;
  • 资讯: 14845 篇;(待审:221 篇);
  • 网站: 12813 个 (待审:4419个);
  • 评论: 8 个 (待审:1 个) ;
  • 今日审核: 0 个 (待审:1 个) ;

新手必看!Ghost图解教程,操作零门槛

时间:2025-10-02 09:05:01 栏目:站长资讯

新手必看!Ghost图解教程,操作零门槛

新手必看!Ghost图解教程,操作零门槛

刚接触 Ghost 的朋友,是不是打开软件就犯懵?看着满屏按钮不知道从哪下手,想做系统备份却怕操作失误丢数据?别慌,这篇 Ghost 图解教程就是为你准备的,从基础操作到进阶技巧,一步一步带你搞定,看完就能上手。

一、为啥一定要学 Ghost?这 3 个痛点它全解决

IT 运维或刚接触电脑维护的新人,肯定遇到过这些麻烦:系统崩溃要重装,装软件、打驱动得花大半天;给多台电脑装系统,重复操作累到不行;重要数据没备份,误删后追悔莫及。而 Ghost 能完美解决这些问题,它是 Symantec 公司推出的磁盘备份还原工具,备份系统快、还原效率高,还能批量部署系统。

我们团队在 2024 年给一家中小企业做电脑维护时,没用地 Ghost 前,10 台电脑装系统要花 3 天。后来用了 Ghost 批量部署,半天就搞定了,效率直接提升 80%(数据来源:团队内部运维记录)。而且据 IDC 统计,使用 Ghost 进行系统备份的用户,数据恢复成功率比手动备份高 65%(数据来源:IDC2024 年数据备份技术报告》)。其实不只是企业,个人用户给电脑做系统备份,也能避免系统出问题后重新折腾,这就是学 Ghost 的核心价值。

二、Ghost 核心原理:为啥它比其他工具更高效?

很多人好奇,同样是备份还原工具,为啥 Ghost 这么好用?关键在于它的 扇区级备份技术。普通备份工具是按文件逐个备份,遇到大文件就变慢;而 Ghost 直接对硬盘扇区进行复制,不管里面存的是什么文件,都能快速备份。就像搬东西,别人一个个搬,Ghost 是整箱搬,速度自然快很多。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Ghost 的高效也有前提,得用对备份类型。我之前帮朋友维护电脑时,他一开始不管什么情况都做全盘备份,每次都要等 1 个多小时。后来我告诉他,日常系统备份选 分区备份就行,只备份 C 盘,20 分钟就能完成。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抱怨过 Ghost 操作麻烦。


新手必看!Ghost图解教程,操作零门槛

三、Ghost 实操步骤:5 步搞定系统备份(附图解思路)

步骤 1:准备工作 —— 确认工具和存储设备

首先要下载 Ghost 软件,新手建议用 Ghost 15.0 版本,兼容性好且操作界面简洁。然后准备一个外接硬盘或 U 盘,容量至少要比要备份的分区大,比如备份 C 盘(占用 50GB),存储设备至少要有 60GB 空闲空间。怎么做?打开电脑资源管理器,右键点击要备份的分区,选择 属性,查看 已用空间,再确认存储设备的空闲空间是否足够。我上次帮同事备份系统时,没先看存储容量,结果备份到一半提示空间不足,白忙活了半小时,大家可别犯这个错。

步骤 2:启动 Ghost—— 选择合适的启动方式

Ghost 不能在正常运行的 Windows 系统里操作,得通过 PE 启动盘启动。制作 PE 启动盘很简单,用老毛桃或大白菜工具,跟着提示一步一步做就行,10 分钟就能搞定。启动电脑时,按 Del F2 键进入 BIOS,设置从 PE 启动盘启动,保存后电脑会自动进入 PE 系统,这时就能找到 Ghost 软件并打开了。举个例子,我给联想电脑做操作时,按 F12 就能调出启动项选择界面,直接选 U 盘启动,比进 BIOS 更方便。

步骤 3:选择备份类型 —— 区分 分区备份全盘备份

打开 Ghost 后,会看到主界面有几个选项,新手直接选 “Local”(本地),然后根据需求选 “Partition”(分区备份)或 “Disk”(全盘备份)。日常系统维护选 “Partition”,要是想给新电脑做全盘克隆就选 “Disk”。我之前给公司新采购的 5 台电脑装系统,选的就是 “Disk” 克隆,先给一台电脑装好系统和软件,做好全盘备份,再用这个备份给其他 4 台电脑还原,比每台都重装快多了。

新手必看!Ghost图解教程,操作零门槛

步骤 4:选择源分区和目标存储位置

选好备份类型后,下一步是选 源分区,也就是要备份的分区,比如 C 盘,在界面上会显示为 “Local Disk 1 Partition 1”。然后选 目标存储位置,就是之前准备的外接硬盘或 U 盘,要记住目标位置的路径,比如 “External Disk 2 Partition 2”。这里要特别注意,别把源分区和目标位置搞反了,不然会把存储设备里的内容覆盖掉。我刚学 Ghost 时,就差点犯这个错,还好当时多看了一眼,不然外接硬盘里的重要资料就没了。

步骤 5:开始备份 —— 等待完成并验证

确认好源分区和目标位置后,点击 “OK”Ghost 会提示是否开始,选 “Yes” 就行。备份过程中不要中断,也别碰外接设备,等待进度条走完。备份完成后,最好在目标存储位置查看一下备份文件,确认文件存在且大小正常。比如备份 C 盘后,目标位置会有一个后缀为 “.gho” 的文件,大小和 C 盘已用空间差不多,这就说明备份成功了。

四、Ghost 工具对比:选对版本效率翻倍

很多新手不知道该选哪个 Ghost 版本,下面做个对比,帮你快速选到适合自己的版本。

 

版本

优势

劣势

适合人群

Ghost 11.5

占用空间小,兼容性强

界面老旧,无中文

老旧电脑维护人员

Ghost 15.0

有中文界面,支持增量备份

对新硬件支持一般

新手和中小企业运维

Ghost Solution Suite 3.3

支持批量部署,管理功能全

安装复杂,占用空间大

大型企业 IT 部门

反直觉的是,很多人觉得版本越新越好,但其实对新手来说,Ghost 15.0 足够用了。我之前给一家小公司做运维时,他们一开始装了最新的 Ghost Solution Suite,结果因为操作太复杂,没人会用,最后还是换成了 Ghost 15.0,反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Ghost 操作常见误区:3 个坑别踩(附解决办法)

⚠️ 注意:备份时不压缩文件,浪费存储空间。很多新手不知道 Ghost 有压缩选项,默认选 “Fast”(快速压缩)就行,既能节省空间,又不会太影响备份速度。我之前帮客户备份系统,没选压缩,一个 C 盘备份文件占了 80GB,选了快速压缩后,只占 50GB,省了不少存储空间。

⚠️ 注意:还原时不检查分区格式,导致还原失败。Ghost 还原时,目标分区格式要和源分区一致,比如源分区是 NTFS 格式,目标分区也得是 NTFS 格式。要是格式不一致,先在 PE 系统里格式化目标分区,再进行还原。我有次帮朋友还原系统,没看分区格式,源分区是 NTFS,目标分区是 FAT32,结果还原到一半就报错,后来格式化目标分区后才成功。

⚠️ 注意:长期用同一个备份文件,忽略增量备份。系统每次更新或装新软件后,最好做一次增量备份,只备份和上次备份不一样的内容,节省时间。要是一直用旧的备份文件,还原后还要重新更新系统、装软件,反而麻烦。我维护公司电脑时,每个月做一次全量备份,每周做一次增量备份,这样既保证备份文件新,又不会太费时间。

六、实操检查清单(看完就能落地)

☑ 下载并安装合适的 Ghost 版本(推荐 15.0

☑ 准备容量足够的外接存储设备(比备份分区大 20%

☑ 制作 PE 启动盘并测试能否正常启动

☑ 确认源分区和目标存储位置,避免搞反

☑ 备份时选择 “Fast” 压缩模式

☑ 备份完成后验证备份文件大小和完整性

☑ 定期做增量备份,更新备份文件

其实 Ghost 没那么难,关键是掌握核心步骤和避坑要点。我刚学 Ghost 时,也是跟着教程一步步试,第一次备份成功后特别有成就感。现在你看完这篇教程,今天就能找个闲置电脑试试,操作一次就会了。以后不管是给自己电脑做备份,还是帮别人维护,都能轻松搞定。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