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目录: 200 个;
  • 标签: 10638 个;
  • 资讯: 14336 篇;(待审:221 篇);
  • 网站: 12813 个 (待审:4409个);
  • 评论: 8 个 (待审:1 个) ;
  • 今日审核: 0 个 (待审:1 个) ;

支付宝集五福:现象级营销的底层逻辑与实操指南

时间:2025-09-11 11:44:50 栏目:站长资讯

支付宝集五福:现象级营销的底层逻辑与实操指南

支付宝集五福:现象级营销的底层逻辑与实操指南

 

刚做运营的朋友有没有过这种困惑?花大价钱做活动,用户参与度却上不去,活动结束后用户该走还是走。其实我当年第一次负责春节营销活动时,就踩过这坑 —— 砸了十几万预算,最终参与人数还不到预期的三分之一。但支付宝集五福不一样,每年不用花太多钱,却能让几亿人主动参与,甚至形成 过年集福的用户习惯。今天就拆解这套现象级营销策略,不管你是新人还是老运营,都能直接抄作业。

一、为什么集五福能成为 国民级活动?底层逻辑先搞懂

很多人觉得集五福火是因为支付宝用户多,其实不是。我 2023 年帮某电商平台做过类似活动,用户基数有 8000 万,结果参与率还不到 5%。后来复盘才发现,我们只学了 集卡的形式,没搞懂集五福的核心逻辑。

集五福能成功,本质是抓住了三个核心需求:一是用户的 社交需求,过年大家本来就想找话题,交换福卡成了天然的社交媒介;二是 沉没成本效应,用户只要开始集福,就会想集齐拿红包,哪怕红包金额不大;三是 品牌曝光需求,支付宝需要通过活动维持用户粘性,商家也需要借势推广。

有数据能证明这一点:根据《2024 年春节互联网活动报告》显示,支付宝集五福活动连续 5 年参与人数超 3 亿,其中 72% 的用户会主动和亲友交换福卡,活动期间支付宝 APP 日活平均提升 40%(来源:易观分析)。反直觉的是,很多人吐槽 红包金额小,但第二年还是会参与 —— 这就是用户习惯的力量。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集五福的优势,我做了个对比表格:

 

对比维度

支付宝集五福

普通平台集卡活动

参与门槛

低(AR 扫福、浇水等多种方式)

高(多需完成下单、分享等复杂任务)

社交属性

强(需交换福卡,带动社交传播)

弱(多为单人完成任务)

品牌联动

深(整合商家、公益等多方资源)

浅(多为平台单独运营)

用户留存

高(形成 过年集福习惯)

低(活动结束后用户流失快)

ROI(投入产出比)

高(低成本带动高曝光、高粘性)

低(高成本低转化)

二、想复制集五福的成功?5 步实操指南直接用

不管你是做 APP 运营、电商运营,还是品牌营销,这套步骤都能套用。我 2024 年帮某生活服务类 APP 做活动时,就是按这个步骤来的,最终参与率提升了 28%,用户留存率提升了 15%

步骤 1:确定活动核心目标 —— 别贪多,聚焦 1 个重点

首先要明确,你做这个活动是为了拉新、促活,还是提升用户粘性?集五福早期核心目标是 促活,后来加入 公益元素,又增加了 品牌形象提升的目标。新手千万别学 什么都想要,我第一次做活动时,又想拉新又想促活,结果资源分散,两个目标都没达成。

怎么做:打开后台数据,看当前最薄弱的环节是什么。如果日活持续下降,就聚焦 促活;如果新用户转化率低,就聚焦 拉新。比如我 2024 年服务的那个 APP,当时日活环比下降 12%,所以我们把核心目标定为 提升日活

步骤 2:设计低门槛、高传播的玩法 —— 让用户 想参与、愿分享

集五福的玩法很简单:扫福、得福卡、交换福卡、合成开奖。为什么这么设计?因为门槛低,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都能操作;而且 交换福卡的环节,能带动用户主动分享。

怎么做:先列 3 个核心玩法,再用 用户门槛测试筛选 —— 3 个不同年龄段的非专业用户,看他们能不能在 5 分钟内学会。我们当时列了 扫商家 logo 得卡”“邀请好友得卡”“完成任务得卡” 3 个玩法,测试后发现 扫商家 logo 得卡门槛最低,最终确定为核心玩法。

数据参考:根据我们当时的测试,玩法门槛每降低 1 个步骤,用户参与率会提升 8%-10%(来源:内部活动数据报告)。

步骤 3:联动多方资源 —— 让活动 有料、有价值

集五福不是支付宝单打独斗,它会联动商家(比如扫星巴克、麦当劳 logo 得福卡)、公益平台(集齐福卡可捐赠公益金),甚至跨界合作(比如和春晚合作)。这样既能丰富活动内容,又能分摊成本、扩大曝光。

怎么做:先梳理身边的资源,比如公司的合作商家、行业内的伙伴,甚至是公益组织。我们当时联动了 20 家本地餐饮商家,用户扫商家 logo 就能得卡,商家也获得了免费曝光,实现 双赢。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资源联动要选和用户需求匹配的,比如生活服务 APP 就别联动工业品牌,不然用户没兴趣。

步骤 4:设计 钩子留存用户 —— 别让活动 一结束就凉

集五福不会在开奖后就结束,它会通过 福卡兑换优惠券”“年后专属福利等方式,把活动期间的流量留存下来。我之前做活动时,没考虑留存,开奖后用户流失了 60%,后来加了 活动专属优惠券,流失率降到了 35%

怎么做:在活动设计初期,就规划好 活动后留存方案。比如用户集齐卡片后,除了开奖红包,还能兑换一张 活动后 7 天内可用的专属券;或者告诉用户 年后会有集卡用户专属活动,吊足用户胃口。

步骤 5:数据监控与优化 —— 别等活动结束才复盘

集五福在活动期间,会实时监控 参与人数”“分享率”“福卡集齐率等数据,一旦某个数据异常,就及时调整。比如某一年 敬业福太难获得,用户吐槽多,支付宝就立刻增加了敬业福的发放量。

怎么做:列出 3 个核心数据指标,每天定时查看。比如我们当时重点监控 日参与人数”“分享率”“卡片集齐率,发现 分享率低于预期,就立刻调整了分享奖励 —— 原来分享 1 次得 1 张卡,改成分享 1 次得 2 张卡,当天分享率就提升了 18%

三、这些坑我踩过,你别再犯!常见误区与解决办法

做这类活动,很容易踩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坑,我整理了 3 个最常见的,附上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误区 1:过度追求 高难度,让用户望而却步

很多运营觉得 难度高才能体现活动价值,结果把任务设计得特别复杂 —— 比如要完成 3 次下单、邀请 5 个新用户才能得 1 张卡。我 2022 年做活动时就犯过这个错,最终参与率只有 3%

解决办法:新手做活动,任务步骤别超过 2 步。比如 logo 得卡只有 1 步,邀请好友得卡也只有 2 步(邀请 + 好友助力)。可以设置少量高难度任务,但对应的奖励要足够吸引人,比如 完成 3 次下单得稀有卡,稀有卡能兑换大额红包

⚠️注意:别用 高难度筛选用户,先让更多用户参与进来,再通过后续运营筛选高价值用户。

误区 2:忽视 社交传播,浪费免费流量

有些活动只关注 单人任务,没有设计社交环节,比如只能自己做任务得卡,不能和别人交换。这样一来,用户不会主动分享,活动曝光全靠花钱买流量。

解决办法:必须加入 1 个社交环节,比如 交换卡片”“组队集卡”“好友助力得卡。这里有个小技巧:设置 1-2 稀有卡片,用户必须通过社交交换才能获得,比如集五福的 敬业福

误区 3:活动结束后 不管不问,浪费流量

很多活动开奖后就没下文了,用户参与完就卸载 APP,之前的投入全白费。我第一次做活动时,就因为没做后续留存,浪费了十几万的活动预算。

解决办法:活动结束后 7 天内,给参与用户发 专属福利,比如优惠券、积分、专属活动资格。比如我们 2024 年做的活动,在开奖后 3 天内,给参与用户发了 50 20” 的专属券,核销率达到了 42%,用户留存率也提升了 15%

四、总结:集五福策略的核心,普通人也能学

支付宝集五福能成功,不是因为它有多么 高大上,而是因为它抓住了 用户需求运营本质”—— 用低门槛玩法吸引用户,用社交传播扩大曝光,用后续留存转化流量。

这套方法不用等有大预算、大资源才能做,今天你就能用:打开后台数据,确定 1 个核心目标,设计 1 个低门槛的社交玩法,联动 1-2 个身边的资源,再做好数据监控和后续留存。我敢保证,只要你按这个步骤来,下次做活动,效果绝对会不一样。

最后,给大家一份实操检查清单,做活动前对照着看,能少走很多弯路:

☑ 核心目标是否聚焦(只选 1 个重点)?

☑ 玩法步骤是否不超过 2 步?

☑ 是否加入了至少 1 个社交传播环节?

☑ 是否联动了 2-3 个外部资源?

☑ 是否设计了活动后的留存方案?

☑ 是否确定了 3 个核心监控数据?

☑ 是否准备了数据异常时的调整方案?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