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目录: 200 个;
  • 标签: 10638 个;
  • 资讯: 12274 篇;(待审:221 篇);
  • 网站: 12813 个 (待审:4504个);
  • 评论: 8 个 (待审:1 个) ;
  • 今日审核: 0 个 (待审:1 个) ;

重阳投资:政策重点转向稳杠杆 社融增速有望企稳回升

时间:2021-04-02 14:11:15 栏目:百科资讯

 

  如何看待当前去杠杆进展及未来前景丨重阳问答

  来源:重阳投资

  摘要

  【中腾信】政策的调整不代表去杠杆政策的中止,而是为了去杠杆政策行稳致远。

  Q:近日《人民日报》报道,我国去杠杆初见成效,进入稳杠杆阶段。请问重阳投资如何看待当前去杠杆进展及未来前景?

  A:近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结构性去杠杆稳步推进》的文章,分析了2017年我国各个部门杠杆率的变化情况,并指出去杠杆初见成效,我国进入稳杠杆阶段。下一阶段,去杠杆政策将更加注重节奏力度,推动社融增速企稳或小幅回升。政策的调整不代表去杠杆政策的中止,而是为了去杠杆政策行稳致远。

  【中腾信】去杠杆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2017年,我国非金融部门杠杆率仅上升2.3个百分点,较2012-2016年杠杆率年均增幅低了10.9个百分点。其中,企业部门、住户部门、政府部门杠杆率分别下降1.4个百分点、上升4.1个百分点、下降0.4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在各项去杠杆政策的推动下,表外融资大幅萎缩,去杠杆加速推进。上半年我国名义GDP同比增长10.0%,而非金融部门融资余额增速降至了11.2%,这意味着非金融部门的杠杆率仅上升了1.1个百分点。可以说,最近的一年半是金融危机后杠杆速度上升最慢、去杠杆成效最为明显的时期。

  去杠杆需注意节奏和力度。党的十九大报告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列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首,这意味着去杠杆是今后三年的重要任务。但是,去杠杆需要着重注意两点。一是去杠杆并不是越快越好。信贷条件的收紧和金融监管的加强必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逐渐引导市场预期,并给市场参与者足够的时间调整投资和融资行为。如果一味求快,短时间内信贷收缩幅度过大,可能对经济和金融体系造成较大的冲击。二是杠杆率虽然越低越好,但易升难降,关键在于控制增量逐步化解存量。纵观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杠杆率水平,除了德国等极少数货币、财政纪律极其严格的经济体外,包括美国、日本、韩国等在内的主要经济体的杠杆率都是趋势性上升的。历史经验表明,只要控制杠杆率上升的速度,就不会导致金融危机。

  【中腾信】事实上,快速地实现存量去杠杆只存在于两种情况。一种是外部主要经济体出现了加杠杆主体,外部杠杆替代国内杠杆,从而使国内实现快速去杠杆。中国在2003-2007年的去杠杆正是得益于美国和欧洲信贷扩张对中国出口的带动。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且面对中美贸易战冲击,依靠外部加杠杆实现自身去杠杆的概率很小。另一种快速去杠杆则发生在金融危机期间,流动性急剧收缩,快速去杠杆对经济的冲击极大。因此,控制新增债务增长、妥善处置存量债务,通过一段时间的杠杆率低增长,以此平滑过去几年的杠杆率过快增长,是本轮去杠杆的最现实目标。

  下一阶段政策重点转向稳杠杆,社融增速有望企稳或小幅回升。当前非金融部门的融资增速已经与名义GDP增速接近,实现了稳杠杆的状态。只要我们能够将这种状态保持一段时间,金融体系的风险就会逐步下降。但是,如果不对近期社融过快下滑的势头进行遏制,三季度将出现恶性去杠杆的情况,可能引发处置风险的风险。因此,我们注意到近期货币、财政和金融监管政策都出现了一些必要的微调。货币层面,央行6月再次降准,连续两个月大幅增加MLF投放,并鼓励金融机构购买中低等级信用债。财政层面,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围绕补短板、增后劲、惠民生推动有效投资的措施,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推进建设和储备一批重大项目。金融监管层面,在资管新规过渡期内给予市场更大的灵活性。这一系列政策有望推动社融增速企稳或小幅回升,但并不代表去杠杆政策的中止,而是为了去杠杆政策行稳致远。

标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本文由会员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您是文章原创作者,请联系本站注明您的版权信息。